|
|||||
|
|||||
“師傅,您辛苦了,感謝您一直以來的教導”,歡送會上,即將告別SEPCO的沙特籍員工梅沙里·納伊夫(Meshari Naif)與他的中國師傅鞏鵬飛緊緊擁抱在一起,用充滿“洋味兒”的中文深情地說道。 2024年7月,剛剛走出校門的梅沙里和其他84名同伴一起,在經過異常激烈的競爭后,從數千名沙特當地的應聘者中脫穎而出,加入到山東電建承建的MGS三期項目,負責商務管理工作。為使梅沙里盡快成長,避免走彎路,項目部精心安排了商務部經理鞏鵬飛與他進行“師帶徒”結對。鞏鵬飛具有豐富的海外項目商務管理經驗,在工作中對梅沙里要求十分嚴格,帶著梅沙里結合現場實踐從頭認真學起阿美標準、規范。短短一年的時間,梅沙里不僅在專業技術和商務管理方面得到了全面提升,還憑借著曾在中國留學的特殊經歷與得天獨厚的語言優勢,獲得了業主的欣賞并被業主破格錄用,實現由SEPCO到ARAMCO的完美躍升。當提到自己的沙特徒弟時,鞏鵬飛滿臉大寫的驕傲,“梅沙里任勞任怨、踏實肯干,不僅在工作時兢兢業業,業余時間還主動學習商務管理知識,看到他能夠站在更高的平臺上,我們由衷地為他感到高興”! 像鞏鵬飛與梅沙里這樣成功的師徒案例,在項目部還有很多,如文控經理張磊與他的徒弟法迪勒,土建工程師張成林與他的徒弟阿卜杜拉赫,綜合部副經理胡延兵與他的徒弟哈迪。這些年輕的沙特籍員工均在與項目部的中方老員工結成師徒關系后,得到了迅速的成長。 “沙化(saudization)”,是沙特政府為提高國民工作技能,保障就業率頒布的一項國家政策,要求承包商在執行合同期間必須雇傭一定比例的沙特籍員工。MGS三期項目部自項目開工以來,便嚴格遵守沙特政府及阿美業主的規定,積極推動“本土化”戰略,現有沙化人員193人,預計未來高峰期將增加至1000余人,為沙特當地政府和居民解決就業難題。與其他很多外資企業招聘當地員工只發工資,不用上班的做法不同,MGS三期項目部除完成“沙化”指標外,始終關心每一位沙特籍員工的成長,預計分階段為300余名名沙化人員提供專業性的技能培訓,使越來越多的沙特籍雇員走上生產建設的核心崗位。 “師帶徒”是中國技術工人成長的傳統路徑,是手把手的經驗傳承。它能有針對性地幫助新人解決在工作中遇到的實際問題,也有助于增進彼此的感情,在跨文化國際合作中尤為重要。項目部精心挑選了具有精良技術水平和精湛施工工藝的中國師傅與沙特徒弟結成“對子”,利用中國師傅先進的技術經驗對沙特籍員工進行“傳、幫、帶”,幫助“洋徒弟”們盡快適應關鍵崗位。此外,項目部還每周定期開展“沙化”員工綜合培訓,全過程使用英文授課,由具有阿美認證的教授指導培訓,著力提高當地雇員的工作能力與技能,使他們真正感受到中國公司對他們不走過場、認真負責的務實態度,實現沙特籍雇員“經濟”和“精神”的雙獨立。 “SEPCO不僅僅會為沙化員工解決就業問題,還會真正考慮到他們的成長和發展”,負責MGS三期項目部“沙化”工作的沙特籍沙化與培訓協調員(Saudization And Training Coordinator)穆罕默德這樣說道。 “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在緊隨國家“一帶一路”倡議,大踏步“走出去”的過程中,山東電建公司不僅為世界各地打造了高質量的精品工程,也為當地人民帶來看得見、摸得著的實惠,充分體現中國電建企業“履約一個項目、樹立一座豐碑、結交一方朋友、造福一片社區”的理念,用實際行動彰顯了中國開放包容、真誠友善的大國情懷。 鞏鵬飛和徒弟梅沙里·納伊夫 項目部開展沙化人員培訓 |
|||||
【打印】
【關閉】
|
|||||
|